(中央社記者李易融、羅廣仁台北30日電)說到南非民主運動先驅,會想到曼德拉,若提到奠定法治基礎,就不得不談到制訂南非憲章的大法官奧比?薩克思,他也是唐獎首屆法治獎得主。 天下雜誌出版「勇不放棄」一書,專訪第一屆唐獎法治獎得主奧比?薩克思(Albie Sachs),很多學法律的人認為「依法行政」就是維持法治社會的依據,但薩克思有不同想法,他想推翻現狀。 企業家尹衍樑效法諾貝爾獎精神捐助成立唐獎,去年首屆頒發4獎項給5位得主。天下雜誌收錄首屆唐獎得主演講與訪談內容以及貢獻與理念,集結成書出版「勇不放棄:唐獎得主的故事」。 唐獎評選委員會總召李遠哲在書中提到,唐獎選出的得獎人要站在人民的立場,而非統治者的立場,這才是對的。薩克思的貢獻,受到肯定。 當時南非正施行種族隔離政策,身為律師的薩克思為人權發聲,成為政府的眼中釘。薩克思為了改革,幾番入獄、流離海外長達24年,甚至因此失去一隻手臂、一眼視力。 薩克思在莫三比克擔任法學教授時,遭到南非政府的汽車炸彈攻擊,讓他失去右手臂和單眼視力。和薩克思的一起流亡的夥伴誓言為他報仇,但薩克思心想,「如果我們能爭取到民主法治、公平正義,這就是我溫柔的復仇」。 薩克思放下仇恨,積極和民主運動人士合作,起草人權憲章和新憲法,為廢除種族隔離政策的「新南非」做準備。對薩克思而言,敵人不是特定的群眾,違背正義的體制才是真正的敵人。 猶太裔的薩克思在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下,大可享受白人特權,但他選擇挺身而出對抗各種不公義的現象。薩克思主張,不同社群的價值都該給予肯定。他在引言中提到,「要思考的是,如何運用你享有的特權,為每一個人爭取人權。」 薩克思闡述新憲法對南非的意義,要建立一個穩定健康的社會,需要一部新憲法。它雖然不能解決國家所有問題,但提供了一個機制、環境,讓人民有依據地解決問題。 薩克思追求的憲法包含自由、社會經濟權並保障多元文化的精神。他說,憲法賦予人權最高的保障,也就落實了民主法治。 走過法治黑暗期,南非憲法已成為許多國家參考的借鏡。薩克思說,永遠要對法律的藉口保持懷疑,但絕不要對法律的可能性失去期待。 「勇不放棄:唐獎得主的故事」新書發表會將於5月2日(星期六)下午2時30分在信義誠品書店6樓視聽室舉辦,唐獎「法治獎」得主薩克思親自訪台與作者許芳菊共同主持新書發表會。1040430
C9981EBACAF93D6C
留言列表